搜本站
  • 搜全州
  • 搜本站

东乡县深挖特色优势资源全力打造旅游发展新名片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3-13
字号:
收藏

近年来,东乡县立足生态功能型定位,紧扣文旅产业十亿元产业链发展目标,深度挖掘地域特色潜力,整合文旅优势资源,着力在提升形象、提高品质、丰富内涵、打造品牌上下功夫,补短板、固底板、锻长板,全县文旅产业发展展现出新气象、新形势。2022年底,全县接待游客46.7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8196亿元。

(一)不断完善文旅设施,全面提升文旅“形象”。一是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借力东西协作机遇,完成布楞沟村、林家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立足林家遗址文物资源,成功申报林家遗址黄河史前文化公园文物保护项目,建成甘肃东乡林家彩陶文化传承发展基地,投资2417.66万元实施祁杨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二是利用布楞沟红色文化、民俗村等资源和丹霞幽谷奇特景观,全面推进旅游景区申报创建工作,成功创建石拉泉大峡谷2A级旅游景区、布楞沟3A级旅游景区和唐汪杏花村3A级旅游景区,盛世旅游度假村正在申报创建4A级旅游景区。三是“唐蕃云舍”民宿被评为国家甲级民宿,荣获2022中国民宿榜“黑松露奖一星出行首选”称号,获评“年度最具潜力度假目的地”,进入甘肃乡村旅游乐享金秋精品线路,成功承办全省民宿管家培训班,与布楞沟村史馆成功入选甘肃文旅100个美好目的地名单。四是围绕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结合林家村、祁杨村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打造林家神泉、千年古榆、儿童游乐场、游园和祁杨售卖广场、邻里广场、运动广场、健身步道等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完善了旅游服务功能。

(二)充分聚焦特色美食,不断提高文旅“品质”。立足“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紧紧抓住东乡手抓、东乡贡羊等特色招牌资源,通过召开文旅+美食十亿元产业发展座谈会、打造毛沟至达板百里美食风情线等方式,把东乡美食充分融入到文化旅游发展、民俗风情展示工作。积极引导农家乐与旅行社展开团餐合作并达成意向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旅游市场主体星级评定工作,15家农家乐正在进行州级复审。先后举办了乡村旅游讲解员、从业人员、农家乐星级评定申报工作培训班,全面提升服务接待能力。通过美食带动,融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田园休闲为一体的毛沟流域农家乐已成为州内“一日游”的首选之地,年产值约4000万元。

(三)举办特色旅游节会,不断丰富文游“内涵”。利用我县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发挥节会活动桥梁纽带作用,先后举办了唐汪杏花旅游节线上活动和首届东乡族文化艺术节暨唐汪杏子采摘系列活动、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中国旅游日”“世界地球日”主题文艺演出和宣传推介等有影响力的旅游节会系列活动,在宣传推介我县特色旅游资源、刺激旅游消费的同时,帮助群众搭建了销售平台,助力杏子、瓜果等农特产品销售,带动群众增收。同时,在节会期间穿插举办篮球赛、趣味运动会、广场舞大赛、文艺演出、送戏曲进乡村、摄影巡回展、流动博物馆、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及体验等活动,进一步聚集了旅游人气,提升了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文旅体融合发展。

(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全面打造文旅“品牌”。一是把文旅宣传作为提高东乡知名度、美誉度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宣传推广方式,深度挖掘阐释东乡文化,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渠道、不间断地宣传推介东乡历史文化、文物遗址、地质奇观、非遗民俗、东乡美食、农特产品、文创产品等文旅资源。全年累计发布各类微信公众号信息755条,其中原创文章发布200余篇,41篇文章被省文旅厅等媒体转载报道,引起了大众的共鸣,得到了游客广泛的好评。视频号发布270个原创视频,总浏览量达120万余次,点赞量达2.5万余次,转发量达1.4万余次,传统节日线上活动、赛事直播总在线人数达11.3万人次,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极大地提升了东乡文旅知名度。二是通过参加“一节一会”等省内外大型节会展销活动、及时更新文旅日志,强化日常工作宣传的同时,在宾馆酒店、餐饮企业、景区景点、农家乐、民宿等场所及出租车、公交车等营运车辆内张贴了文旅宣传二维码,印制了东乡县文化旅游指南、手绘地图等宣传品,并将宣传内容同步推送至“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微游甘肃”等平台,拓展了宣传方式,扩大了宣传范围。三是配合完成了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贺新春》特别节目、中央电视台《大美中国》、《如意甘肃行—我的家》栏目录制工作,投资50万元,委托星球研究所与临夏州文旅集团拍摄制作了《黄河从此入人间》纪录片。通过多种方式向全国观众展示了东乡雄浑壮丽的自然美景、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深厚的民俗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东乡美食,带火了东乡手抓冰羊肉等一系列东乡农特产品,进一步扩大了“多彩东乡、高原山城”和“河州味道、临夏美食”东乡元素的对外影响力。

东乡县文旅产业总体发展呈现良好态势的同时,也存在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欠缺、旅游基础设施薄弱、缺乏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文旅资源宣传推介手段单一、文旅项目招商引资相对滞后等短板弱项。在今后的工作中,东乡县将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实际,突出黄河文化主题,找准文化发展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共赢点,立体式布局、串珠式发展,重点围绕沿库、沿路经济带,深度挖掘文化资源,配套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打造娱乐、购物、消费为一体的文旅产业融合体,借助中石化平台优势和影响力,加大东乡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实现从“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从“卖文化”向综合性产业发展转变。

(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一是立项实施景区景点范围及沿线风貌改造、环境治理、污水处理、交通线路建设和道路提升改造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配备旅游厕所、便利店、充电桩、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将旅游服务标识和停车场、公厕等指示牌与交通市政标识系统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同配套。二是立项实施农家乐改造提升工程,配套建设相关附属设施,鼓励临街临景的宾馆、饭店、餐馆和单位厕所免费向游客开放,不断从游客体验和最关切的细节着手,精益求精,完善食、宿、购、娱等配套设施,增加趣味性、参与性、文化性的旅游项目,不断满足旅游发展的新需求,逐步解决留不住游客的问题。

(二)加强文旅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导游、讲解员队伍建设和管理行动,实施导游、讲解员专业素养研培学习,引导高校大学生通过组织导游团队进行创业,积极投身导游行业;建立鼓励旅游景区景点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讲解员制度,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大力培养旅游服务高质量人才;通过东西协作,有序推进文旅系统干部向省内省外进修培训工作;支持文旅系统专业人才引进和招录工作,完善人才配备。

(三)拓宽公共文化服务。争取项目支持,对文化馆、博物馆、民俗馆、图书馆按照国家级标准进行改造提升,争取建设摄影作品展览馆,重视和加强文化遗产、非遗项目的数字化“活态”传承展示,推进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职能作用,经常性举办一些演唱会、非遗展演、篝火晚会、体育赛事等丰富多样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

(四)加强文化产品供给。强化资金保障,深入挖掘遗址、非遗等资源,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开发利用力度,积极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开发文创产品,完善产业体系,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引导文创产品向市场化高端化发展,充分展示我县的文旅方面优势资源,增加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加大文旅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加大文旅招商引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想方设法引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等大企业、大项目,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星级酒店、高端民宿、农家乐、田园综合体等娱乐性旅游体验项目,进一步提高文旅市场活力和竞争力,推动文旅产业换代升级。



x
  • 关于2023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的公告
  • 互联网+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