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输血”变“造血”——东乡县人民医院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组团式”医疗帮扶下,东乡县人民医院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制度规范、人才培养和理念更新,把帮扶成果沉淀为内生动力,正逐步实现从专家“输血”到本土“造血”的转变。
东乡县人民医院。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斌 摄
“组团式医疗帮扶,不只是来了一批专家,做了多少台手术、开展了多少新项目,更重要的是把先进的理念、技术标准通过带教方法带来了。”东乡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光荣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本地医生与专家交流患者病情。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斌 摄
县医院牢牢抓住帮扶契机,主动对标帮扶队带来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持续推动内部改革与能力提升。过去,由于技术短板和观念局限,医院多个科室发展缓慢,如今,在心血管、放射科、骨科等帮扶重点领域,本地医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关键技术,实现部分项目的自主开展。
在院党委推动下,两年来县医院新增了关节镜微创诊疗技术、冠状动脉CTA、心脏核磁共振成像等新技术新业务,涉及中医、外科、骨科、放射科、口腔科等科室,共开展近60项创新项目,医院核心诊疗能力实现突破。
马光荣接受记者采访。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斌 摄
“医护人员从原来的观望到现在积极学习,精神有了很好的提升。”马光荣坦言,如今医院的科室早会、教学查房、病例研讨已成为常态,不少年轻医生在专家带教下实现了从“跟着学”到“独立做”的成长转变,医护之间协作更加紧密,凝聚力和责任感显著提升。
县医院每周进行的早会培训。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斌 摄
患者也在这场悄然的改变中感知到不同,门诊量和住院量都在逐年攀升,患者的信任度更高了。据统计,2023年至2025年期间,医院累计接诊门诊患者17.65万人次,较比上一周期增长17.75%;住院人数达到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2.07%。手术量更是显著增长,其中三级手术完成1348例,是同期的5倍多,四级手术完成74例,同比增长达8倍以上。门诊量、住院量和高难度手术数量的同步提升,印证了医院核心诊疗能力的跃升。随着服务意识和诊疗质量的同步提升,越来越多群众选择留在本地看病,“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的获得感日益增强。
东乡县人民医院正经历着一次深层次的重塑——视野更加开阔,步伐更加稳健,担当更加坚定。无论是数据的跃升,还是患者笑容的增加,都在诉说着这里发生的深刻变化。今后,这份积蓄起来的能量,将继续推动医院向更高目标迈进,在守护群众健康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