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争先抓落实】沿洮河经济带系列报道(二)达板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
近年来,东乡县扎实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以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改善和基层治理为着力点,加快实现从“搬得出”到“稳得住、能致富”的转变。在达板镇凤凰山社区、拱北滩社区,五千多户近三万名群众顺利实现“下山入川、出山进城”,走上了一条安居乐业、奔向幸福的振兴之路。
搬迁安置点。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斌 摄
凤凰山社区和拱北滩社区是全县实施生态地质灾害搬迁和集中安置的重要示范点,安置群众来自全县22个乡镇117个行政村。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和多元化发展路径,这两个万人新社区逐步实现从传统山村向现代化社区的蝶变。
社区服务人员在岗值班。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斌 摄
在搬迁安置过程中,达板镇坚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围绕公共服务、人居环境、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同步推进后续扶持。通过推进“出门八有”服务模式(即:出门有组织、有医院、有物业、有学校、有培训、有就业、有公交、有市场),在社区教育、医疗、商业等方面,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资源;聚焦人居环境提升,在公共区域持续开展环境整治,社区整体面貌显著提升;在治理体系上,积极践行“枫桥经验”,健全网格化管理和多元共治机制,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与群众获得感。
越来越好的社区环境。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斌 摄
在凤凰山社区,记者与从车家湾搬迁而来的住户马得林进行了交流。他高兴地说:“山上下来之后,门口就有学校和医院,出门两三步就到了,现在的交通、教育、生活方面我们相当满意,非常好!”
2020年从大树搬至达板镇金强嘉园的马艳艳则分享了她的经历:“来回香斋快四年了,现在每个月基本上可以拿到四千块钱,我刚来的时候什么也不会,跟着厂里的老员工一点点学习,现在已经是管理七八个员工的班长了,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从大山之中走出来,从破旧的土房搬进现代化小区,达板镇的搬迁群众正在一步一个脚印,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