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 搜全州
  • 搜本站

“三线共治”破坚冰 五年积怨终化解 ——唐汪镇河沿村践行“枫桥经验”成功调处宅基地纠纷

来源:唐汪镇 发布时间:2025-11-07
字号:
收藏

深秋的暖阳,洒落在唐汪镇河沿村一处寻常院落中,也照进了两位村民舒展的眉宇。2025年11月3日,一段横亘在邻里间长达五年的宅基地界限纠纷,在河沿村推行的“三线共治”工作法深入调解下,迎来“化干戈为玉帛”的温暖结局。更令人感佩的是,矛盾的化解并非止于简单的各退一步,而是升华为一份共同的慷慨:一方及全体社员现场表决主动让出部分地界供邻居修建围墙大门,剩余地方无偿捐作全村的公共巷道,惠及乡邻。

这场圆满的调解,是河沿村党支部深入践行“枫桥经验”,探索基层善治的生动写照。当日,在村党支部的牵头组织下,镇村干部、司法所同志、老党员、乡贤及村民代表齐聚农家小院,围绕“有事好商量”的核心,成功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党建引领,筑牢治理“定盘星”。河沿村党支部坚决贯彻关于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精神,在此次调解中充分发挥了核心引领作用。村党支部书记在现场表示,支部提前介入、周密研判,明确了调解原则,为“院落调解”搭建了坚实平台,确保协商过程方向不偏、轨道不移,切实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高效的治理效能。

干部引导,树立法治“边界线”。镇村干部与司法所同志在调解中牢牢坚守法治底线。他们通过现场勘验,耐心解析土地政策,细致阐明法律法规,引导当事双方在《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框架内寻求共识。他们不仅是纠纷的调解者,更是法治精神的普及者,让“依法办事”的理念深植人心,为矛盾化解筑牢了坚实的规则基础。

群众协商,画出民心“同心圆”。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乡贤及村民代表在此次调解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凭借深厚的乡情威望和对本地事务的熟悉,用朴实的话语沟通情感,以公允的道理弥合分歧,逐步凝聚起最大共识。这一过程生动体现了“善于运用群众思路和方法化解矛盾”的智慧。“三线共治”工作法通过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成功将“你和我”的个体争议,转化为“我们”的共同意愿,画出了基层治理的最大同心圆。

化积怨为义举,以和解促和谐。这起历时五年的宅基地纠纷的成功化解,不仅是“枫桥经验”在基层实践的又一鲜活例证,也是“三线共治”系统治理路径卓有成效的生动展现。河沿村以党建定方向、以法治划边界、以群众为主力,推动“三线”协同发力,最终不仅平息了纷争,更催生了“让地于邻、献地于公”的义举,将昔日的矛盾焦点转变为今日的便民通道,真切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奉献了一个充满温度、可资借鉴的河沿样本。

 



x
  • 关于2023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的公告
  • 互联网+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