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 搜全州
  • 搜本站

赵家乡:小西红柿丰收在望 红火果实映亮增收前景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01
字号:
收藏

7月30日,记者走进赵家乡设施农业示范种植大棚,只见从山东寿光引进的多利小西红柿挂满枝头,长势喜人。这是当地党委政府引导下,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标准化种植结出的硕果——不仅让土地焕发新活力,更让村民在自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

 

赵家乡设施农业蔬菜大棚航拍图。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建义

大棚内,十几名工人正熟练地忙着除草、打叉、吊秧、采摘。项目负责人戴洪亮介绍,赵家片区规划建设495座温室大棚,主打小西红柿种植。目前已建成200座并投入种植,单座大棚小西红柿产量可达1万多斤,产值超200万元。

 

大棚工人正在进行打叉作业。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建义

 

大棚工人正在进行吊秧作业。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建义

“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村民切实尝到了甜头。通过土地流转和就近就业,项目预计带动全乡200户群众嵌入产业链,吸纳15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来自墙头村的务工妇女马秀花满脸笑容:“我家两亩地在大棚建设时流转了,每年能拿2400元流转费。大棚就在家附近,既能照顾家里,又能在这儿打工,一个月挣3000多元。大棚建起来后,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就盼着蔬菜能大丰收!”

 

从土地流转到大棚建设,从引进优质品种到带动村民就业,赵家乡以设施农业为抓手,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路,更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如今,挂满枝头的小西红柿,既是丰收的象征,更是当地推进乡村振兴、带领群众共富的生动注脚。随着后续大棚陆续建成投产,赵家乡的设施农业将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活力,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x
  • 关于2023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的公告
  • 互联网+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