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 搜全州
  • 搜本站

布楞沟流域:从荒山秃岭到绿意盎然的蜕变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9-15
字号:
收藏

9月11日,记者走进大树乡布楞沟流域,昔日“渴死麻雀摔死蛇”的深沟陡坡,如今已换上“绿装”。穿过折红公路东乡锁南隧道,流域美景便铺展眼前:南北两山云杉郁郁葱葱,一排排供水管纵横交错,半山腰上“农发行青年林”的字样更是格外醒目。

绿油油的油松铺满了山梁。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建义

布楞沟,东乡语意为“悬崖边”,作为东乡县最干旱的区域之一,曾因土地贫瘠、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突出位置,省、州、县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迅速响应,持续加大布楞沟流域生态建设投入与力度。

绿意盎然的布楞沟新农村。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建义

近年来,布楞沟流域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完成各类造林3.61万亩,其中涵盖荒山造林及提质增效造林2.75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8676亩,总投资达7803万元。与此同时,当地还重点栽植皇冠梨、花椒、包核杏等经济林1050亩,既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群众开辟了稳定的增收新路径。

长势良好的松树覆盖了梯田。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建义

东乡县林草事业发展中心高级工程师唐增光表示:“我中心在布楞沟流域治理中,技术上优先选用油松、柠条、沙柳等耐旱乡土树种,确保适地适树;保障上,通过上水管网覆盖大部分植树区域,推行‘一包三年’工程管护机制,夯实造林基础;同时,积极争取省州县绿化资金、厦门帮扶援建资金及州农发行义务植树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治理中,我们推行立体绿化模式,重点整治面山面坡,精细开展公路两侧绿化,在村庄区域见缝植绿。下一步,中心将聚焦‘增绿’‘护绿’‘兴绿’,持续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推动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松树长势喜人。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建义

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布楞沟流域同步推进美化靓化工程:累计完成村庄绿化美化及巩固提升5663亩、面山绿化4500亩,打造公路沿线绿化美化38公里,在折红路沿线花带及景观区等种植花卉超400亩。凭借亮眼的生态建设成果,布楞沟村于2018年被国家林草局授予“国家级森林乡村”称号。

“原来村里特别干旱,既没有水源,也少降雨,庄稼很难成熟,山上一年四季都是光秃秃的。近几年多亏政府搞退耕还林,组织义务植树,我们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雨水也变多了。现在我一走出家门,就能看到山上都绿油油的,心里特别舒坦。”布楞沟村群众马梅兰感慨道。

“农发行青年林”长势喜人。东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建义 摄

如今的布楞沟流域,生态环境实现质的提升,年均降水量稳步增加,曾经荒山秃岭蜕变为今日生态宝地。下一步,当地将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布楞沟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提升,推动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有机统一。



x
  • 关于2023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的公告
  • 互联网+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