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媒看东乡】东乡:党建引领 走出特色乡村振兴路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 通讯员 朱永辉
在洮河岸边,黄土高原腹地,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唐汪镇马巷村。这个被誉为“陇上杏花第一村”的特色村落,近年来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民宿产业实现精彩蜕变,走出一条具有东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马巷村党支部深刻把握“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基础”的重要理念,立足当地杏子品质优、产量高、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确立“以旅促农、以旅富农、以旅强村”的发展目标。村党支部书记马维俊率先将自己的房屋改造为首批示范民宿,带动更多群众参与民宿产业,先后打造唐蕃云舍、红塔杏园等特色民宿集群。
马巷村打造的“红塔杏苑”民宿。
为破解民宿产业发展瓶颈,马巷村党支部积极协调建设4处停车场、4所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同时,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与甘肃省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党总支签署党建共建协议,挂牌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马巷村党支部在帮扶单位——省乡村振兴局宣教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村民代表、民宿管家和产业带头人,在临潭县冶力关村、兰州新区等地考察,学习5A级景区带动民宿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生态、产业、治理、文化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同时,利用省乡村振兴宣教中心在马巷村开展的多期电商直播培训中,系统学习短视频创作和直播带货等技能,为民宿产业数字化营销培育专业人才。
民宿产业的发展,为马巷村妇女开辟了人生新舞台。2019年,马阿英社成为全村首位民宿管家。“我不仅学会了制作咖啡、短视频,还学会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成为金牌民宿管家。每月收入近3000元,在家门口就实现了稳定就业。”
另一位优秀管家马兰花,同样在民宿产业中绽放光彩。她通过系统培训,不仅掌握了专业的客房服务技能,还成为民宿运营的多面手,带动更多姐妹加入这个行业。
马巷村村民在民宿就业。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近年来,马巷村通过技能培训、数字赋能等举措,推动妇女参与产业发展。村党支部联合县人社局等部门,持续开展“数字木兰”民宿管家培训计划,涵盖对客服务、客房管理等实用技能;组织妇女外出学习交流,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驻点指导,孵化培育特色民宿项目。同时,创新推行“民宿+电商”发展模式,培育“巾帼带货主播”,带动妇女从事产品包装、客服运营等工作。
民宿产业的发展,带动马巷村实现全方位提升。经济效益显著增强,唐蕃云舍等民宿年均经营收入持续增长,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明显提高,越来越多像马阿英社、马兰花这样的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乡村治理成效显著,建立起“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监督”的长效管护机制,该村获得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