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镇各村基本简介
果园镇各村基本简介
果园镇共辖11个村、78个社、3926户20968人,女性10203人。全镇有重点贫困村9个,非贫困村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767户9862人,2014-2018年累计脱贫1241户6571人,未脱贫542户2802人,贫困发生率为16.2%,2019年计划预脱贫462户2542人,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
全镇9所学校(包括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果园中学),9所幼儿园(两所正在修建当中:王山,奴拉芒幼儿园)。果园镇全镇6-15岁适龄生共有4172人(女生2040人),建档立卡户学生1886人,在外就读1034人。其中小学生总计2022人(女生993人)。
宗教场所63处。总耕地面积17551亩,人均耕地少,干旱缺水,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洋芋、玉米为主,群众经济来源主要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务收入。
1.陈何村村情简介
陈何村紧靠镇政府,辖8个社(分别为:一社、二社、三社、上台东社、上台西社、下台社社、七何东社、何西社),全村共518户2643人。村内建有1所中学,在校就读学生503人,建有1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20人,建有1所标准化镇卫生院,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1座,宗教场所4处,宽带网络已接通,村内道路硬化完成,全村间歇性供水。村内耕地面积4523亩,人均耕地面积2.3亩,主导产业为农业,重点农作物玉米、洋芋,村内有集体经济即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现有合作社2个.
陈何村共有农村党员22名,其中女党员1名,预备党员2名,60岁以上的党员13名,70岁以上的党员7名,30岁以下的党员2名。
2.果园村村情简介
果园村距离镇政府4.5公里,辖4个社(分别为:一社、二社、新一社、新二社),全村共289户1433人。村内建有1所小学,在校就读学生280人,建有1所幼儿园,在园幼儿43人,建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1座,宗教场所2处,宽带网络已接通,村内道路硬化完成。村内耕地面积1420亩,人均耕地面积1.1亩,主导产业为农业,重点农作物玉米、洋芋,村内有集体经济即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920元。
果园村共有农村党员8名,其中女党员1名,现无预备党员,30岁以下的党员1名,60岁以上的党员4名,其中70岁以上的党员2名。
全村共建档立卡户73户418人。其中2013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398人,贫困发生率为31.8%;2014年贫困人口基数为71户398人,脱贫23户133人,未脱贫48户265人;2015年贫困人口基数为48户316人,新识别0户0人,脱贫0户0人;2016年贫困人口基数为48户289人,脱贫10户52人,返贫0户0人,新识别2户8人,未脱贫40户245人;2017年贫困人口基数为40户218人,脱贫22户121人,返贫2户8人,新识别1户2人,未脱贫21户107人,贫困发生率为8.6%,计划于今年预脱贫7户39人,兜底贫困户9户35人。
3.红庄村村情简介
红庄村距离镇政府6.2公里,辖8个社(分别为:一社、二社、三社、四社、五社、六社、七社、八社),全村共283户1653人。村内建有1所小学,在校就读学生94人,建有1所幼儿园,在园幼儿50人,建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1座,宗教场所5处,宽带网络已接通,村内道路硬化完成,全村间歇性供水,C级危房4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6户370人,其中,享受一二类低保户15户70人,享受五保10人。村内耕地面积1620亩,人均耕地面积1.03亩,主导产业为农业,重点农作物玉米、洋芋,村内有集体经济即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现有合作社4个(分别为:福虎养殖合作社、马有苏夫养殖合作社,马木洒养殖合作社,有奴斯养殖合作社),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990元。
红庄村共有农村党员22名,其中女党员2名,预备党员1名,60岁以上的党员13名,70岁以上的党员7名,30岁以下的党员1名。
全村共建档立卡户178户976人,年度共脱贫140户773人,新识别3户10人,返贫1户5人。其中2013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175户980人,贫困发生率为59.3%;2014年贫困人口基数为175户980人,脱贫45户264人,未脱贫130户716人;2015年贫困人口基数为130户730人,新识别0户0人,脱贫0户0人;2016年贫困人口基数为130户716人,脱贫42户232人,新识别1户2人,未脱贫89户486人;2017年贫困人口基数为89户482人,脱贫54户282人,返贫1户5人,新识别2户8人,未脱贫38户213人,贫困发生率为12.9%,计划于今年预脱贫27户166人,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2018年贫困人口基数为38户213人,计划于今年预脱贫27户166人,未脱贫11户77人;2019年计划预脱贫9户65;2020年计划预脱贫2户12。
4.李坪村村情简介
李坪村全村共辖8个社,438户2249人,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800元。地处果园乡西部川区,距乡政府5.8公里,全村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约425毫米,年均气温8.2℃,无霜期142天,海拔1940米,总耕地面积为2065亩,人均0.92亩。村民收入主要通过养殖、种植业,务工,集体经济少,集体经济收入低。自精准扶贫以来,经过乡村两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县各项扶贫政策,李坪村从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下面将李坪村各方面基本情况简介如下:
一、村级组织情况
李坪村共有农村党员14名,暂无女性党员,60岁以上的党员3名,村级组织健全。
二、建档立卡户情况
李坪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3户1378人,经过各方努力李坪村自2014至2018年全村已脱贫220户1207人,2019年剩余贫困户33户171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61%下降到2019年7.6%。2019年我村除五保户,一二类低保户等兜底户18户80人外,我村2019年计划脱贫15户91人,并于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三、社会保障相关情况
1、低保情况:李坪村现有低保户133户,615人;其中一类低保1户3人,二类低保户21户85人,三类低保户36户175人,四类低保户75户352人。
2、特困供养(五保)情况:李坪村现有15户22人。
3、孤儿情况:李坪村现有孤儿6户16人。
四、基础设施情况
李坪村村内建有1所小学,学生412人,建有1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22人,村内有1所卫生所,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宽带网络已接通,2018年村社道路硬化全部完成,安全饮水基本稳定,但因水源不足,常年季节性供水;到2019年初D级危房已全部改造完成,还有22户C级危房需改造,计划2019年全部改造完。2019年李坪村计划实现整村脱贫。
五、产业培育情况
截止2018年底,李坪村羊饲养量达到4600只(存栏2800只、出栏1800只);牛饲养量达到680头(存栏386头、出栏294头)。其中贫困户羊饲养量1560只,贫困户牛饲养量260头。全村新建规模养殖场(合作社)2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2户。全村年种植玉米近2000多亩,为发展牛羊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资源。2019年李坪村已纳入推进牛羊发展达标提升工程160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15户,非建档立卡户45户,已签订协议160户,经镇村干部确认,已达标77户。输转劳务158人次,劳务创收300多万元;并组建养殖产业合作社,逐步鼓励支持群众扩大养殖规模,持续增加收入。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发展以规模养殖、乡村旅游、劳务输转等为主的富民产业,进一步夯实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力争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5.娄子村村情简介
果园镇娄子村,辖一社、二社、三社、四社、五社(二胡社)、六社、,六个社、336户、1806人,建有1所幼儿园,在园幼儿99人,建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1座,宗教场所6处,宽带网络已接通,村内道路硬化完成,全村间歇性供水。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0户736人,贫困面40.7%。现已脱贫98户508人,未脱贫42户228人,贫困面12.6%。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有109户487人,其中一类低保3户11人,二类低保11户59人,三类低保44户183人,四类低保51户235人,享受五保人口为10人。2018年度人均纯收入为5870元。
娄子村共有农村党员14名,其中女党员3名,预60岁以上的党员3名,,30岁以下的党员4名。
全村大部分海拔2185米,无霜期136天,总耕地面积1230亩,人均0.7亩,均为半旱山地.主导产业为农业,重点农作物玉米、洋芋,村内有集体经济,总资产为50万元,年收益3万元,并设立了总资金96万元的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现有合作社2个(分别为:果园娄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林源农牧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群众收入主要依靠种植、养殖、外出打工等方面。
6.奴拉芒村村情简介
奴拉芒村距离镇政府 8.2 公里,辖 7个社(分别为:一社、二社、三社、四社、五社、六社、七社),全村共 213户1294人。建档立卡 164 户 857 人,累计脱贫83户425人其中2018年脱贫38户192人,未脱贫 81户 432 人,截至目前,贫困发生率为34.59 %,计划于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村内建有2所小学,学生176人,幼儿园计划今年新建,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宗教场所5处,一处为拱北,宽带网络已接通,全村入户道路已硬化,供水不正常,存量危房4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81 户391人,其中,享受一二类低保户 9户 30 人,享受五保 10 人。
全村易地搬迁78户421人,其中村内集中安置19户102人(房屋已全部修建完工,群众已搬迁入住),县城楼房安置41户234人(已领取钥匙21户),果园楼房安置18户85人。
村内耕地面积1530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主导产业为养殖业,重点农作物玉米、洋芋 ,村内有集体经济、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5825 元。
7.石拉泉村村情简介
石拉泉村距离镇政府3.8公里,辖5个社(分别为:一社、二社、三社、四社、五社),全村共286户1294人。村内没有小学,小学生都是就近李坪小学就读,无幼儿园,村内没有卫生室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宗教场所3处,宽带网络已接通,村内需道路硬化6公里,全村供水不正常,C级危房25户。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0户333人,其中,享受一二类低保户9户33人,享受五保5人。村内耕地面积1420亩,人均耕地面积1.1亩,主导产业为农业,重点农作物玉米、洋芋,村内有集体经济即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没有其他合作社,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830元。
石拉泉村共有农村党员16名,其中女党员无,预备党员3名,60岁以上的党员3名,70岁以上的党员2名,30岁以下的党员3名。
全村共建档立卡户98户477人,截止2018年已脱贫61户306人,返贫2户10人,未脱贫37户171人,贫困发生率为13.21%。计划于今年预脱贫33户165人,2020年实现整村脱贫。
8.石山村村情简介
石山村全村共辖9个社,220户1150人,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00元。地处果园乡西部山区,距乡政府7公里,全村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约425毫米,年均气温7.2℃,无霜期142天,海拔1940米,总耕地面积3800亩,人均3.03亩。村民收入主要通过养殖、种植业,务工,集体经济少,集体经济收入低。自精准扶贫以来,经过乡村两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县各项扶贫政策,石山村从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下面将石山村各方面基本情况简介如下:
一、村级组织情况
石山村共有农村党员17名,1名女性党员,60岁以上的党员8名,村级组织健全。
二、建档立卡户情况
石山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9户727人,经过各方努力石山村自2014至2018年全村已脱贫89户484人,2019年剩余贫困户50户243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63%下降到2019年22.7%。2019年我村除五保户,一二类低保户等兜底户15户60人外,我村2019年计划脱贫35户183人,其中异地搬迁户16户98人外,并于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三、社会保障相关情况
1、低保情况:石山村现有低保户92户,461人;其中一类低保2户8人,二类低保户10户48人,三类低保户34户153人,四类低保户46户252人。
2、特困供养(五保)情况:石山村现有9户11人。
3、孤儿情况:石山村现有孤儿1户4人。
四、基础设施情况
石山村村内建有1所小学,学生198人,建有1所幼儿园,在园幼儿60人,村内有1所卫生所,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宽带网络已接通,到2019年初D级危房已全部改造完成,还有8户C级危房需改造,计划2019年全部改造完。2019年石山村计划实现整村脱贫。
五、产业培育情况
2019年石山村已纳入推进牛羊发展达标提升工程150户,其中建档立卡户98户,非建档立卡户52户,已签订协议150户,经镇村干部确认,已达标120户。并组建养殖产业合作社,逐步鼓励支持群众扩大养殖规模,持续增加收入。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发展以规模养殖、劳务输转等为主的富民产业,进一步夯实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力争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9.王山村村情简介
王山村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果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29261052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六位为622926。邮政编码为731100,长途电话区号为0930,车牌号码为甘N。与石山村、宗罗村、李坪村相邻。
全村分为九个社(分别为1社,2社……9社)。全村总共214户,1240人。村内的小学、幼儿园和村委会正在修建当中,村内需要硬化村级道路16.4公里,12户危房,享受低保119户,其中一二类低保16户,牛羊达标户数85户。村内耕地面积4200亩,人均耕地面积3.3亩,主导产业为农业,重点农作物玉米、洋芋。
王山村共有党员15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60岁以上的5名,70岁以上的3名。
全村共建档立卡户162户869人,累计脱贫99户526人,未脱贫61户335人,返贫2户8人。截至目前,贫困发生率为27.73%,计划于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10.杨王家村村情简介
杨王家村距离镇政府3.2公里,辖5个社,共225户1115人。村内没有小学,小学生都是就近果园小学就读,无幼儿园,村内有卫生室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宗教场所3处,宽带网络已接通,村内需道路硬化5公里,全村间歇性供水。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8户334人,其中,享受一、二类低保户1户4人,享受五保9人。村内耕地面积1251亩,人均耕地面积1.12亩,主导产业为农业,重点农作物玉米、洋芋,村内有集体经济即村级产业发展互助社,没有其他合作社,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830元。
杨王家村共有农村党员19名,其中女党员2名,预备党员3名,60岁以上的党员6名,70岁以上的党员3名,30岁以下的党员2名。
全村共建档立卡户88户499人,其中2013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378人,贫困发生率为33.9%;2014年贫困人口基数为77户378人,脱贫21户128人,未脱贫67户283人;2015年贫困人口基数为56户283人,新识别1户5人,脱贫0户0人;2016年贫困人口基数为57户292人,脱贫0户0人,返贫0户0人,新识别6户35人,未脱贫63户327人;2017年贫困人口基数为63户349人,脱贫3户15人,返贫0户0人,新识别0户0人,未脱贫64户334人,贫困发生率为29.96%,2018年脱贫 43 户 245 人,2019年计划预脱贫 21 户 113 人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低保兜底3户7人。
11.宗罗村村情简介
宗罗村全村共辖9个社,402户2252人,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750元。地处果园乡西部川区,距乡政府6公里,全村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约425毫米,年均气温8.2℃,无霜期142天,海拔1940米,总耕地面积为1765亩,人均0.87亩。村民收入主要通过养殖、种植业,务工,集体经济少,集体经济收入低。自精准扶贫以来,经过乡村两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县各项扶贫政策,宗罗村从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公共服务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下面将宗罗村各方面基本情况简介如下:
一、村级组织情况
宗罗村共有农村党员15名,暂无女性党员,60岁以上的党员5名,村级组织健全。
二、建档立卡户情况
宗罗村农业人口402户2252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02户1607人,经过各方努力宗罗村自2014至2018年全村已脱贫200户1027人,2019年剩余贫困户102户580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71%下降到2019年25%。我村2019年计划脱贫102户580人,并于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三、社会保障相关情况
1、低保情况:宗罗村现有低保户160户,765人;其中一、二类低保47户216人,三、四类低保户113户549人。
2、特困供养(五保)情况:宗罗村现有25人。
四、基础设施情况
宗罗村村内建有1所小学,学生226人,建有1所幼儿园,在园幼儿130人,村内有1所卫生所,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宽带网络已接通,2018年村社道路硬化全部完成,安全饮水基本稳定,但因水源不足,常年季节性供水;到2019年初D级危房已全部改造完成,还有7户C级危房需改造,开工1户,计划2019年全部改造完。
五、产业培育情况
截止2018年底,宗罗村羊饲养量达到4020只(存栏2650只、出栏1700只);牛饲养量达到603头(存栏370头、出栏250头)。其中贫困户羊饲养量2050只,贫困户牛饲养量408头。全村新建规模养殖场(合作社)2个。全村年种植玉米近2000多亩,为发展牛羊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资源。2019年宗罗村已纳入推进牛羊发展达标提升工程70户,已签订协议70户,经镇村干部确认,已达标68户。输转劳务97人次,劳务创收200多万元;并组建养殖产业合作社,逐步鼓励支持群众扩大养殖规模,持续增加收入。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发展以规模养殖、乡村旅游、劳务输转等为主的富民产业,进一步夯实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力争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