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县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农业 生态资源保护资金计划的通知》(甘农财发〔2024〕66号)文件要求,为了推进我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加强我县废旧农膜 回收利用工作,保护我县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绿色、循环可 持续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临夏回族自治州东面,是我国东乡族相对集中居住的民族自治县。全县辖8镇15乡、195个行政村、4个易地搬迁社区、15个社区、1638 个社,总人口39.21万人(常住人口29.19万人),其中东乡族35.32万人、占90.1%;全县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确权耕地面积57.82万亩(人均耕地仅为1.98亩);全县海拔1735—2664米,年均降水量39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高达1437毫米。2024年全县覆膜面积30万亩,地膜使用量3000吨,废旧农膜回收量2580吨废旧农膜处置率86%。
二、基础条件
1.地膜回收利用体系情况。全县有废旧农膜回收点21个,废旧农膜回收企业1个,年回收加工能力1万吨,从业人员60人,基本实现网点全覆盖。为了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我县利用省级农业生态环保补助资金对回收企业进行以奖代补,并和供膜、回收企业签订回收协议,落实企业回收责任。
2.地膜残留监测情况。按照省级地膜残留监测要求,我县共设立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15个,分布在14个覆膜乡镇, 2022年我县地膜平均残留量4.1151克、2023年3.3407克、2024年2.1740克,根据近三年监测数据情况,我县农田地膜残留趋于下降。
3.工作成效。我县连续8年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累计建立23个废旧农膜回收点,扶持了一家废旧农膜回收企业,形成了村回收、乡负责、县转运的废旧农膜回收长效机制,全县所有覆膜乡镇采用“以旧换新”的兑换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对废旧农膜回收的积极性,废旧农膜回收成果显著。
三、实施必要性
一是因我县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艰苦、年降雨量少、旱作农业面积大,加大力度动员群众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可以同步减少农田地膜残留、降低废旧农膜捡拾难度、提高农作物增产。
二是由于传统地膜厚度薄、容易碎、捡拾困难,不能最大限度回收,农田地膜残留严重,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同步加大,因此实施项目非常有必要;3.通过连续两年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并采用乡镇村民大会、乡镇村微信群、大喇叭等多种形式宣传地膜科学使用,利用地膜科学使用项目资金采购加厚高强度地膜结合废旧农膜回收“以旧换新”对群众进行补助,群众从思想上也认可了加厚高强度。
四、目标和任务计划
1.全县规模、布局情况。全县耕地总面积57.82万亩,唐汪、达板、河滩三个川区乡镇的部分村及其余20个乡镇均属干旱山区,农作物种植主要以玉米、马铃薯为主,有很好的旱作农业基础。
2.建设内容。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试点任务计划以20个旱作农业乡镇为重点兼顾三个川区乡镇高原夏菜种植、设施农业、塑料大棚,计划推广地膜科学使用30万亩,推广使用地膜性能指标要求如下表:
加厚高强度地膜性能指标
|
使用作物及区域 | 拉伸负荷 | 断裂标准应变(纵、横向)/% | 直角撕裂负荷 | 有效覆盖时间(天) |
其他指标 |
≥0.015 | 秋覆膜区域 以及覆膜周 期大于180 天、回收难度 较大的作物。 |
≥2.5 |
≥350 |
≥1.3 |
≥360 | 规定使用周期结束 时纵向断裂标称应 变保留率应不小于 50%; 其他指标不低 于GB13735-2017 国家标准中Ⅰ类耐老 化地膜有关要求。 |
3.项目实施期限:2025年3月至2026年6月底
4.回收方式、回收主体、回收补贴情况。在实施项目的20个乡镇及三个川区乡镇部分村各自就近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回收农户废旧农膜并通过“以旧换新”兑换方式对农户给与补贴,县农业农村局委托提供项目新膜的企业负责废旧农膜的转运、加工。
5.实施主体。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主管单位为东乡县人民政府,实施单位为20个覆膜乡镇及三个川区乡镇部分村,监管单位为东乡县农业农村局,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方案的制定和相关协调工作。
五、补助标准及推广机制
根据我县工作实际,继续在全县20个重点覆膜乡镇及三个川区乡镇部分村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通过政府补助与群众自筹相结合(1:1的补助方式即群众每使用10公斤加厚高强度地膜政府补助10公斤统一标准的加厚高强度地膜)、废旧农膜回收“以旧换新”(5:1的兑换方式即群众交送50公斤废旧农膜可以兑换10公斤加厚高强度地膜)相结合完成全县废旧农膜回收任务,废旧农膜处置率达到85%以上,统筹全县使用农膜项目资金采购0.015毫米以上加厚高强度地膜,多措并举完成全县30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覆膜任务,东乡县农业农村局根据乡镇实际作物种植面积下发地膜科学使用试点推广任务表,结合乡镇废旧农膜回收任务,利用中央财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资金采购0.015毫米以上加厚高强度地膜用于推广补助和废旧农膜回收补贴,要求乡镇建立规范的推广地膜使用台账和废旧农膜回收台账,记录对象具体到乡、村、户,做到账册相符,实施乡镇做好项目台账及相关工作。
六、考核验收措施
内容包括:东乡县农业农村局通过核算发放和使用的加厚高强度地膜数量、核对乡镇上报的农作物覆膜面积、实地抽查等方式对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开展考核验收,群众自筹部分由县上多渠道统筹、动员、引导群众到供膜企业经销店购买,完成采购的农膜性能通过聘请专业技术性合格、专门从事农膜质量抽检的第三方机构分批次抽检已发放的农膜质量并按发放批次出具抽检报告,东乡县农业农村局协同乡镇在2025年4月-2026年6月底完成项目考核验收。
七、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了全面完成我县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任务,我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20个覆膜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农村局另外组建八个地膜科学使用专家指导小组,局长、分管局长亲自督导、农业农村局的八个指导小组深入各自负责乡镇田间地头指导乡镇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由乡镇主要负责人牵头,全面谋划实施,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抓好试点,建立科学高效的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机制,适时召开试点启动会、政策宣讲会、工作推进会等,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二)强化协调联动。按照乡镇完成任务情况县农业农村局建立调度工作机制,督促乡镇完成地膜科学使用试点任务。联合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农膜执法检查,从源头上控制不合格地膜进入我县市场。
(三)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地膜科学使用推广。各乡镇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大力宣传地膜科学使用、废旧农膜回收、农膜残留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同步利用乡、镇、村微信群、大喇叭、村民代表大会等宣传好地膜科学使用及废旧农膜回收相关政策,不断提高农民、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合作社科学使用回收地膜的意识,宣传、引导当地地膜生产企业、销售门店依法履行各自责任,实事求是宣传好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奖补政策,充分发挥好项目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县农业农村局继续组织县农技中心专家指导组发挥好指导服务功能;加强对乡镇项目建设的督导检查,建立定期工作调度机制,采取“核台账、查供应、看地头、访农户”等措施,对乡镇任务落实情况开展核查,按要求完成乡镇目标任务。
(四)强化资金监管:县农业农村局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公开公示,新膜采购公开招标,实施项目的乡镇要切实加强新膜发放补助及“以旧换新”兑换新膜的监管,严禁台账及新膜发放弄虚作假。
八、效益分析
近三年来东乡县通过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降低了农田地膜残留量和废旧农膜回收捡拾难度,提高了全县废旧农膜回收处置率,增加了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产量,降低了农民使用地膜的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使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