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美食简介——吃平伙习俗
东乡平伙文化
吃平伙习俗充分体现了东乡各族人民平等互助、邻里和睦,彼此信任、和谐团结的社会风气和性格特点。平伙有平等搭伙吃饭之意,民间有“若要气散,共吃一顿饭;若要关系好,一顿平伙了”的说法习俗,每当村民不合,产生矛盾劝谏言和时,或共商村庄要事,或农闲朋友聚会,都会吃平伙。这一习俗不仅是生存智慧的展现,更是人们凝聚力和互助精神的象征。
选羊
吃平伙羊肉在选羊上很有讲究,一般选用体壮膘肥羊龄一年左右东乡贡羊中的羯羊(出生四、五个月后阉割的公羊),羯羊肉质细嫩肥瘦适当,营养丰富,没有膻腥味,品质极佳。
“发子“拉开了吃平伙的序幕
首先把羊的心、肝、肺,羊脖子等精肉少许洗净剁碎,拌上切好的葱花、调料、香油、味精,撒上少许面粉,搅匀,按吃平伙的人数分成若干份装在小碗里备用。等大锅内煮羊肉的水开锅后,在大锅上架起蒸笼,把装好的小碗整齐摆放在蒸笼中蒸熟,东乡人称它为“发子”。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发子浇上沸腾的羊肉汤,撒上碧绿的青蒜苗,就着黄嫩喷香的油香,悠闲地刮着细瓷盖碗茶。或是把新鲜的羊肝爆炒后端上来品尝,鲜嫩醇香,人们常说“先来的克巴布(东乡语指羊肝)比后来的肉香”,从而拉开了吃平伙的序幕。
吃平伙
把还冒着热气的羊肉分卸成七大块,再把每一大块按人数剁成若干小份,人均一份,每份平伙里都有前腱(前腿)、后腱(后腿)、肋巴、胸岔、背子、脖子、尾巴七个部分,吃平伙的人多,肉块就剁得小,吃平伙的人少,肉块就会剁得大一些,平伙肉按份子剁成后,盛在碟子或食品袋里端上来,可以当场吃,也可以拿回家去和家人一起享用。吃平伙的人一边喝盖碗茶,一面说买卖、谈庄稼、讲新闻,天上地下,古今中外,无所不谈。东乡有俗语讲“平伙平伙,平起平坐”。
来源:东乡县商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