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本站
  • 搜全州
  • 搜本站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下山入川挪穷窝 出山进城奔富路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12-29
字号:
收藏

近年来,东乡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让贫困群众尽早脱贫,过上小康生活”的殷切嘱托,把整体搬迁作为实现贫困群众“挪穷窝、拔穷根”的最有效途径和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的治本之策,有组织转移山区群众下山入川、出山进城,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东乡实际、契合群众意愿的搬迁致富路子。

高位谋划推动,聚力开题破局。为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难题,实现东乡群众稳定脱贫、东乡民族永续发展,2019年州县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谋划了以四个经济带(沿洮河经济带、沿川经济带、沿库经济带、沿路经济带)为框架的全县发展大格局,通过下山入川、出山进城,挪穷窝、兴产业、办教育、促振兴,彻底解决山区群众“断穷根”“保安全”问题。短短四年时间里,沿洮河经济带安居工程、市政道路、文教卫生、产业园区等各类项目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创造了“达板模式、达板标准、达板速度”,成为了项目建设的主战场、生态搬迁的新起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外开放的新地标,走出了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抢抓政策机遇,加快搬迁进度。东乡县立足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和治理难度大的实际,抢抓中央及省州关于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政策机遇,持续加大搬迁力度,“十四五”期间计划搬迁10145户,其中2022年已完成搬迁4530户,2023年计划搬迁600户。按照地质灾害、生态敏感等不同区域和脱贫户、一般户等不同属性,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以沿洮、沿川、沿路经济带楼房安置为主,农村集中安置点为辅的方式,优先对居住在地质灾害区、生态敏感区的群众进行搬迁,统筹搬迁其他区域的群众。健全联动工作机制。按照“定目标、定时间、定责任”的要求,分类开展摸底排查,抽调相关人员成立搬迁办和工作指导组,分片区深入各乡镇进行业务指导,对签订搬迁协议的群众反复摸排核实,确保对象精准、数据无误。各乡镇建立相应工作机制,一户一户宣传动员、精准识别、跟进服务。同时,建立县级干部包抓工作机制、蹲点督促,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加大调度推进力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主动上手,多次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州相关文件和批示精神,专题安排部署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重点工作调度会定期听取工作汇报,不定期召开工作约谈会,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工作机制,对后进乡镇包乡领导及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通过强有力的调度推进、分析研判,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及时协调解决了困难问题,有效推动了搬迁任务高效落实。落实最优补助政策。着眼提升广大群众搬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统筹整合中央和省级避险安置资金、财政贴息贷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资金、定点帮扶资金,制定了“10+5+N”的差异化补助政策,并落实15万元个人综合消费贷,搬迁户最高补助达30余万元,最大限度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做细后续服务,照亮发展之路。为确保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生活好、能融入”这一目标,按照一体谋划、同步推进、质效并举的原则,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搬迁安置点实际、契合群众意愿的东乡模式。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服务保障。全面加快各搬迁安置点特别是楼房安置点基础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了东乡中学、东乡八中、石化中学、国强职业技术学校、鹭岛小学、实验小学、幼儿园等,开启了东乡教育的新篇章。配套了东乡县第二人民医院、城南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卫生室、文化广场、村级活动室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供水管网、排水管网、供暖管网、消防安全等基础设施,全力保障和改善搬迁群的出行、上学、就医条件,进一步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强化社区治理,促进社会融入。强化党建引领,加强社区管理,促进社会融入,健全完善了沿洮河经济带便民服务中心、教育、医疗、劳务、燃气、供水、警务等机构配备,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时,组织开展送医下乡、文化下乡、消防演练以及生活安全知识宣传等活动,有效助推搬迁群众身份融入、情感融入、文化融入、习惯融入,拓宽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广度和深度。加大就业扶持,着力增收致富。紧紧依托东乡经济开发区平台,建设占地2000亩的后续产业园,在提质增效开发区原有21家企业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企业32家,可提供就业岗位8600多个,满足搬迁群众每户1.5人稳定就业,有效解决搬迁群众的稳定就业问题。同时,积极开发保洁、绿化、保安、门卫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劳动能力弱、外出务工有困难的搬迁群众就近企业吸纳就业。

 



x
  • 关于2023年度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的公告
  • 互联网+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