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自治县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
东乡族自治县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1年-2025年)
东乡县博物馆属地方性综合博物馆,成立于2005年,位于东乡县城文化广场北侧。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协会理事单位,东乡族自治县干部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东乡县博物馆承担全县文物调查、抢救整理、征集保管、宣传展示等工作。馆藏文物丰富,现有各类文物782件,其中,一级文物1套(7块),二级文物14件,三级文物72件,一般文物689件。主要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彩陶,还有石器、玉器、化石、民俗文物等,特别是东乡族民俗文物馆藏丰富,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博物馆于2008年年底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共接待各类参观者逾90多万人次,使广大群众享受到历史文化资源,也充分发挥了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
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博物馆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推动工作全面创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文化需求,为了今后东乡县博物馆的发展和文物事业的繁荣,我们从综合管理、服务设施建设、业务工作和安全保卫几个方面制定东乡县博物馆五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综合管理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每周一定期开展政治和业务学习,加强职工政治教育和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
2、树立“以观众为中心”的思想,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开展“一切为了观众,为了观众的一切”活动,确保到我馆参观的每一位观众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3、坚持以人为本,为切实保障广大干部职工的利益,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着力提高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实现博物馆从靠人管理到靠制度管理的转变。
二、服务设施建设
1、加大对博物馆内饮水处以及咨询方式多样化的建设,提供给观众一个舒适、安静、便捷的文化场所。
2、多从观众各种需求考虑,增加轮椅、母婴休息室。
3、对博物馆内部和周边环境和绿化进行设计和实施,打造绿色无污染的参观环境。
4、增加游客休息区域以及游客休息设施,添置休息椅、凳。
5、提升改造卫生间,为游客提供干净、整洁
5、积极争取资金,做好库房预防性保护项目和展厅展柜玻璃的更换前期策划,并尽早开工实施。
6、继续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和社会教育等活动。
7、展览活动多样化,实施积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使文物活起来。
三、业务工作
1、继续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博物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职业道德》的学习,在上级政府和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大力开展文物保护法和文物知识的普及活动,逐步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坚持每年进行一次《文物保护法》宣传月活动,做好馆内可移动文物普查和清点活动,每年组织一次馆藏珍贵文物的安全检查活动。
2、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我们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举办讲座、专家授课、实地考察、进修深造等多种方法,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鼓励职工参加在职教育学习。积极参与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临夏州彩陶馆举办的各类业务知识培训和讲座、论坛等。
3、向人事部门建议,争取多引进一些考古、博物馆、文物保护等方面的有学历、有专业、年轻有为的人才。
4、做好馆藏文物的保护和修复。配齐除湿机、加湿机、空调、消毒机、恒温箱等必要的设备;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开展库房预防性保护项目,库房安装数字化装备,配备先进的文物密集柜便与文物的存放;制作文物囊匣存放。库房囊匣以及运输所需棉垫等的置备,珍贵文物的储藏设备以及库房文物保管和文物保护安全设备的置备。
5、对展厅基本陈列改造:更换部分展板内容,展厅地面改造,灯光改造,相关配套设备改造;增加展厅数字化播放内容和播放时间;充分利用专题展的空间,策划和实施更多有吸引力和知识性与趣味性较强的展览,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其中。
6、积极争取文物征集经费,增加藏品类别和数量。
四、安全保卫
1、加强保卫干部队伍建设,使保卫干部更充分认识到博物馆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确保文物安全,始终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2、加强展厅消防和安防系统的建设以及人防制度的完善。
3、完成博物馆防雷系统安装。
4、搞好展厅消防设备更新,配备和及时更换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基灭火器;配备消防主控室空调1台。
5、完善馆内各种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做到安全无死角,安全责任到人,安全问题应急方案等。加强安全管理,做到24小时双人上岗和安保人员无缝隙对接,确保博物馆无安全和消防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