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水滋润,日子更加‘活泛’了。”42岁的马吾白代端起刚接满水的脸盆转身饮羊……话语中难掩来之不易的喜悦。
大雪时节,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凤山乡,漫山遍野银装素裹,美得像一幅水墨画。
走进凤山乡陈二甲村马吾白代家,便看到院中拧开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落到盆子里撞出的水花哗哗作响。马吾白代笑着说:“你们瞧!在这零下10℃的天气,家里的水都没冻。”
马吾白代家拧开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流到盆子里撞出的水花哗哗作响
陈二甲村是凤山乡东边最高的一个小山村,常年干旱缺水,这里的村民夏天集雨,冬天收雪,半夜驮水,一直过着“找水吃”的苦日子。说起缺水的辛酸,马吾白代一声叹息,“我们最缺水时嘴里含着一口水洗脸、洗手,这并不是传说。”
“一碗水,用三遍。洗菜、洗锅、喂牲畜。”“牛在哭,羊在叫,麻雀没水也飞不高。”顺口溜里隐藏着乡民吃水的艰辛。
人背畜驮吃水难
直到2008年,陈二甲村才通了自来水。虽说比过去方便了许多,可由于水管埋深不够,一到冬天,管子就冻住了,水龙头也成了“摆设”。近几年,随着东乡县中西部工程、董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推进,刘家峡水库、牙塘水库、洮河水源水厂建成,特别是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冻管改造工程完成,一个个水利工程项目,让东乡县31万群众实现了24小时有水吃的梦想。
马吾白代给羊添料
愁水、找水的苦涩日子渐渐远去,来之不易的自来水注入旱塬,浸润土地、盘活产业,农民脱贫致富也水到渠成。马吾白代家也向贫穷困顿的生活挥手作别。
一说到水,马吾白代打开话匣子,盘算了半辈子的事,终于能够付诸行动了。他搞起了羊养殖,去年家庭年收入超过5万元,是之前收入的4倍。
昔日百姓饮用浑浊的山泉水
“以前缺水,得把羊赶到沟里喝水。即便在家里饮羊,也不敢奢侈。得把生活中的洗菜收集起来再洗衣服,经过沉淀后,上面的水才能给羊喝,为此都不敢大规模养羊。”马吾白代回忆说。2016年,他享受到了国家好政策的“红利”,拿到了6000元补贴,修建了新羊棚。去年自来水畅通后,马吾白代第一时间扩大养殖规模,增加了20只湖羊,2只种公羊。今年的养羊只数达到了32只。这在以前,这些想都不敢想。
马吾白代家膘肥体壮的羊儿
眼看着春节越来越近,他的羊个个膘肥体壮,早已被预订一空。“穷了半辈子,真没想到家里通了自来水,搞养殖不仅脱了贫,还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马吾白代的话语激动地说,“有了水,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今后我更有信心养好羊,明年我将尝试养牛。”
如今,马吾白代靠养殖,不仅家里的日子是蒸蒸日上。“我们现在只管用水就行了,再不想着天下不下雨,水窖里有没有水。有了水,羊的日子都‘舒坦’了!”他说。(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